李德慧教授简历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杰出青年教授。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完成本科学业,2009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之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当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2013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从事二维层状材料异质性的光电和电光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在《自然》等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获得了1200多次的引用次数。今年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学者,李教授对科研有着他独特的见解。
科研的基石是扎实的基础和踊跃的行动
谈及科研,李德慧教授多次提及“基础”一词。李教授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基石,而科研的基石毫无疑问便是基础科学知识。“如果将来想要从事科研这方面的工作的话,学好基础学科是必要的,只有基础扎实了,才有能力去分析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特殊的现象和数据。做起科研来,才会得心应手。”他从事的研究就是偏向于基础科学的,因此格外注重学生的基础厚薄程度。
同时,李教授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实干者。“行动是从事科研的必要条件,一个科研者不可能只会空想,而是要用实验数据,理论推导去论证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教授”不是什么过分高大上的称呼,科研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那些有志于科研的学生只要肯在基础学习上下功夫,敢于在讨论交流中去展现自己的想法,去和别人擦出思维的火花,都可以把科研做好。
科研的成功源于批判和好奇心的永不止步
于科研而言,所谓厚积而薄发当便是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在从事科研的这些年间,李德慧教授认为科研最重要的在于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而这种批判性思维正是好想法的起源之处。“做科研不能一味顺着别人走过的路前进,一旦把别人的成果不加思索的直接取用,就会陷入别人设定的范围。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敢于批判,敢于质疑,甚至是某些权威的言论来走出自己的路。”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将一切细节完全考虑周全的,而且实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太多,这就导致了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李教授也有一套应对的方法。“既然知道了困难不可避免那倒不如去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是我一般会去试着分析困难的来源,再去对症下药,这样效果就会比较好。
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并不是说失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代表了你并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有些时候只需要转念一想,就可能发现一些比较好玩的东西隐藏在里面。
回国发展,追寻一流科研梦
在国外求学多年,李教授很深刻体会到了国外浓厚的科研氛围。“在国外,科研者往往都可以一心埋在科研里,其他的杂事相对较少。就科研经费来说,国外的科研经费也相对充足。更重要的是,国外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尽管如此,国外良好的科研氛围并没有让李教授放弃回国的念头。
“现在国内不论是科研的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很大的提升,在硬件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器材,并且大部分都是全新的,而在人员方面,我国也是引进了大量非常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这些人思维碰撞地十分活跃,也产生了很多很好的想法。”将国内外作比较时,对于国内现阶段科研水平的进步,李教授满是欣慰。
当李德慧教授打算回国时,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顶尖的光学工程成果和刚刚建成的国家光电实验室吸引了他极大的的兴趣。“这里有一流的硬件软件,自然也会产生一流的成果。”
当讲到对我校光电学科的看法与展望时,他满怀憧憬地说:“光电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学科,可以应用到各种地方。而在我们学院,附近有国家光电实验室,有光谷高新科技园区,光电又是一个和应用关系颇近的学科,在这里,理论可以很好地转化为实用。因此,我们光电学院前景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