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欢,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期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致力于从事电子功能材料与元器件的研究,面向环境保护、物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对高灵敏、低功耗气体传感器的重大需求,带领团队从事新型量子点气体传感器研究,为各类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和分布式气体监测网提供核心元器件。
教学,让每一堂课变得有趣
做高校老师是刘欢多年的心愿,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授课质量,刘欢秉承“以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育人、以真诚乐观的态度感染人”的理念从事教学工作。作为光电信息学院核心主干课《半导体物理》的师资骨干,她将基于学科交叉的跨界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在课堂知识传授中注重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且善于将半导体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融入其中,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课堂之外,定期举行师生交流会,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对课堂认真,对学生负责,2017年,刘欢老师在学校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当老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到学生在进步、在成长。”在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她组建起了一支“跨专业、跨院系、跨类别”学生科研兴趣小组,面向光电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凝练选题方向,吸引光电、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院系本科生一起组成“跨界”团队,为学生提供能够真正开展创新实践的空间。她指导的本科生曾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指导的学生团队曾获全国“挑战杯”二等奖。
科研,着力引导创新精神
“能够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作为课题组“863计划”项目骨干成员拼劲十足,但由于对“创新”的内涵理解不够,导致她在课题研究中流露出一定畏难情绪,幸而得到导师的指点和鼓励。每当遇到困难和不解时,她都会第一时间将问题或者数据整理好,及时找导师请教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在之后的研究中渐入佳境。一直到现在,刘欢仍对学生时代的两位恩师心存感激,感谢龚树萍和周东祥两位教授带领她走入科研事业的大门。多年的研究经历,也让她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创新首先是一种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其内涵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师的刘欢,也这样对她的学生循循善诱,“做实验其实没有失败,只要用心去设计实验,仔细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尝试动手去解决,失败其实就是通往成功的一个驿站!”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地与她沟通,在这样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兴趣、信心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情怀,技术落地助力发展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就是现代化的隐形战争,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刘欢老师以她实验室里的空气净化器为例,介绍了气体传感器在环境监测、灾害报警、健康医疗和军事反恐等领域的应用。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气体传感器正向着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何带领团队朝这个方向努力,将理论研究化为实际应用,真正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刘欢曾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去处于科技前沿的国家看一看,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提升自己,方能更好地回来报效祖国。她对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放弃优渥条件,回到祖国边疆大山的举动怀着由衷的敬意。她也希望现在的同学们切不可盲目的随大流,无论在何方,都要将家国情怀扎根在内心深处, 面对国家和社会的紧迫需求,作为“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老师和大学生,义不容辞。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刘欢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气质修养,舞蹈、瑜伽、运动,这样的生活无比充实。现在的她为人师,为人母,小宝贝的一颦一笑,亦填满了一位母亲柔软的心。
勤谨谦和、双目明撤,这样的刘欢,无论在科研,教学还是生活中,始终保有赤子般的热爱,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