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臧剑锋,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系教授,中部组第五批计划入选者。先在2005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南卡莱罗纳大学和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回国建立软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工作,致力于以柔性纳米器件和新材料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方向研究。最近,臧剑锋教授团队在软材料相关领域取得进展,并在《自然·通讯》、《纳米快报》等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论文。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在求学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困惑迷茫,特别是学习和实验研究止步不前时。对此,臧剑锋教授笑答:“即使处在瓶颈期,我也会坚持下去,努力去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
若说科研路上的苦涩,最让臧剑锋难忘的是有一年的圣诞节前夕。身在异国他乡,节日的气氛欢快浓郁,大家都去庆祝节日了,但由于实验研究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很长时间都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他选择在已经空荡荡的实验楼里继续进行自己的实验研究。喧哗的街道和寂静的实验楼,热闹的节日和眼前的研究,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平凡一天。但是也正是那些年艰难的求学经历、那种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让他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成为他前行路上的基石。
抓住契机,回国发展
2012年10月份,当时还在美国杜克大学的臧剑锋博士回国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举办的首届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在此之前,他从未来过武汉更别说华中大。臧剑锋教授在谈到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时说:“武汉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而华中科技大学是一个非常务实进取的学校,在这里有很多非常有实力的教授以及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很浓厚的科研氛围。”
当时国家出台的关于“”相关政策,即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他也认为回国发展也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臧剑锋教授选择了回国工作,并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教授,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之路。
平易近人,亦师亦友
结合自身求学和科研经历,作为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导师,臧剑锋教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他说“一个人思维的层次,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而对于交流学习,他说“学生与人交流和讨论学术研究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学生应该积极地去与导师或其他相关研究者互相交流和学习,因为很多时候自己的思维会受到局限。”臧剑锋教授也会积极与学生沟通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私下里他也偶尔会与学生一起运动、聚餐、游玩。
臧剑锋教授在今年也尝试了本科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承担了相关教师班主任的工作。他认为本科生勤于学习、积极钻研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他也十分支持学有余力的高年级的本科生参加大创项目或进入实验室尝试科研,不仅仅被局限于课本知识,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提升能力。臧剑锋教授希望学生不论是科研上还是人生选择上都要多多尝试,从而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