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下午,根据校教务处开展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精神,我院在南五楼召开了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各年级学生代表20余人、学院本科教务科教务老师、学工组辅导员老师们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杨晓非教授主持。
杨晓非说,在座参加座谈会的同学,肩负使命,代表的是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学院不仅需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更希望同学们提出有关建议。学院对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都很重视。根据历届座谈会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我们修订了培养计划,调整了课程安排,任课教师也做了相应调整。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期调整,信息技术导论课和专业认知实验课的安排都是同学们建议后的反映。
本次学生座谈会之前,学工组的老师们提前就做了很多工作,搜集同学们的意见达160多条。从每位教师授课学生的反映,共性的课程教学评价,实验课程安排和体系设计,到课程考试、助教评价与考核,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分类。
针对同学事前提出的意见,杨晓非分类作了解答和说明。他强调说要满足所有同学的需求是不太现实的,每一位任课教师学生的评价有时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停开以后,17级开始第一学期开设软件技术基础和软件课程设计,由于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又有学生反映课程过难,学生跟不上进度。专业认识实验课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增加了感性认识,同学们的反映比上一届要好些。杨晓非还就国外名校的课程设置和评教体系和我校进行了对比。
与会同学们积极发言:如何完善课堂评价体系,不要让评教成为学生的负担,增加自主评教或者借鉴商业网站的办法采纳新的评价体系;关于平衡课程学分,建议有些课程适当增加学时,学分的多少最好与学生时间投入挂钩;要完善实验教学,减少抄袭,让学生真正从实验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加强教学资源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加强对助教的考评等等。另外在平衡学生就业、考研、出国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交流。
杨晓非最后说,两个多小时的座谈,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建议和学工组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座谈会只是开展教学检查的一个方面,同学们平时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学院反映。希望同学们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让问题早解决、同学们早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