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备受瞩目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正式揭晓。由光电信息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培训组织的45支参赛队伍再创佳绩,合计斩获奖项41项,其中H奖6项、S奖34项,更有一支队伍以卓越表现摘得F奖,跻身全球顶级团队行列。获奖率稳步提升,再次彰显了光电学子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与创新实践水平!

本届美赛由6个赛题组成,内容涉及生态、经济、体育、政治等多个领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Matlab、Python、Stata等计算机软件,结合数学建模相关算法等知识,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竞赛中,由2024级本科生彭友等三位同学组成的队伍荣获F奖。队伍的成员和分工如下:光电学院24级本科生彭友担任编程手,预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的编码实现,以及通过可视化绘图工具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光电学院24级本科生郭恒耀担任建模手,负责问题合理可靠的生态系统数学建模,以及农田生态系统数据的预处理和信息挖掘。物理学院23级本科生石浩楠担任论文手,负责编写论文,美化论文排版方式,制作精准美观的概要流程图,以及前期的文献查找和引用。团队采用Lotka-Volterra猎食者-猎物模型为基础的生态模拟架构与粒子群算法的初始优化方法,构建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退耕田地生态演变模型。通过调差并融合自然状态下的捕食与利用效率,系统实现了对包含多达四个营养级食物网络持续发展方向的合理预测,并对农田生态系统中化学药剂的滥用与残留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为绿色农业的使用与推广做出了积极探索。


2025年美赛恰逢春节前夕,参赛师生主动放弃假期,全力投入备赛。实验室启动线上协作机制,通过“实验室24级学员美赛参赛交流群”实时讨论技术难点,分享文献资源。此外,实验室特邀两位往届获奖学长开展线上讲座,从选题策略、模型优化到论文撰写进行全流程指导,为队伍注入“强心剂”,通过全体参赛师生的不懈努力,最终斩获了优异成绩。


据悉,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自2013年成立运行以来,一直坚持利用周末为实验室低年级学员开设《Matlab基础及应用》与《Python基础及应用》的软件培训课程,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13届,累计已有千余名光电专业本科生接受了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巩固、可视化专题、科学计算专题、项目实践等四大模块,全部采用电子教材,录制视频辅助教学,扩充网络学习资源,并在项目实践环节加重光电专业理论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数值仿真问题。今年,实验室学员周末培训课程全新升级,增设《AI辅助编程》与《OpenCV基础》模块,并引入虚拟仿真平台,助力学生突破复杂问题瓶颈。该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MATLAB的工作原理,培养计算机思维,掌握具体的可视化设计工具和科学计算工具。同时,结合课程作业、结题答辩等形式的考核,全面锻炼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本届美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始于1985年,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数学建模赛事之一,注重原创性、团队协作与解决方案的合理性。2025年共有来自全球30余国的超2万支队伍参与角逐。实验室的持续突破,不仅展现了光电学子的卓越风采,更体现了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育人理念。
作者: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