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上,由光学与电子信息国家试点学院主办,试点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承办的大型系列专题讲座《科学与人生》首讲“把握科学世界观,认真学好一、二、三”在东十二楼F102室隆重举行。来自光电信息学院和校内其他兄弟院系的200多位本科生、研究生一起聆听了原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首届国家教学名师、现任光电信息试点学院特聘教授、试点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首席导师李元杰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讲座过程中,李元杰教授结合世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和中国古代哲学先贤的经典著作,深入浅出地从“无中生有”、“三生万物”、“三个上帝”、“多元化的人类社会”、“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六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同时指出“只有老老实实做自然的小学生,才是人类的正道”,才能最终使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成功的人和幸福的人。
讲座开始,李老师从“无”的概念入手,分别从中国古代的“五行”、佛教的“四大皆空”和近代物理的“真空”等几个方面多角度阐述了“无中生有”的本质意义。然后话锋一转,以近代世界数学史上几个有趣定理证明过程的生动案例,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完美地证明了“三生万物”的哲学内涵。接着以中国古代道家著作“道德经”为据严肃指出“三生万物”这一重大的哲学思想最早是由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提出的。随后,他从近代物理学大师牛顿的“决定论”讲起,以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为线索,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自然科学定理为大家揭开了支配自然界的“三个上帝”即“决定论”、“随机论”、“混沌论”的神秘面纱。接下来,李老师从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这一对最基本、最普适的矛盾出发,运用“三个上帝”的原理,得出了“人类社会必然是多元化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广大青年学子应牢固树立“世界上各国家名族应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合而不同”的这一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他以“求知、奉献、合一”为标准,从“治学、治业、治家”出发,结合“亲情、爱情、友情”三情完满语重心长地寄语广大青年学子一定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
讲座结束后,李老师被同学们团团围住,大家争先恐后地和李老师交流自己听完讲座的体会、感悟、疑惑及带来的震撼。最后,在实验室老师的劝说下,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院长张新亮教授、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刘继文、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杨晓非教授。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副主任邓前松主持了讲座。
据悉,近期,为了推动光学与电子信息国家试点学院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探索面向群体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建设,试点学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包括举办《科学与人生》大型系列专题讲座、组建基于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多门核心主干课程组、成立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等新举措。(邓前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