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团 贾宸琰 见习记者 潘莹紫
进入大四,光电信息学院的孙赋做出了一个让同学们惊讶的决定:放弃板上钉钉的保研资格,加入出国读研的“大军”。面对同学们不解的目光,她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我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能够做属于自己的选择,源于孙赋平时的勤学苦练。图书馆是孙赋去得最多的地方,连值班的保安都认识了她。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因为忙没有去图书馆,再去时,保安还惊讶地问:“最近怎么都没看到你?”
正是因为这份持之以恒,孙赋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舞台上,她和队友一起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而在参赛前,没有人看好他们团队。因为孙赋所在的团队是全校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由2个大二学生和1个大一学生组成,外人把她们叫做“221”队。孙赋笑着说:“周围的人都劝我放弃参赛,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比赛中涉及的许多专业知识只有高年级学生才具备,不少参赛的大四学生都觉得吃力,更何况是大一大二的“菜鸟”。
但孙赋顶住了压力,她说:“在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实践的经历让我对运用书本知识解决问题有了信心。”多次的试验实践让她明白: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状态,现实中可能需要反复操作、分析原因、排查故障。这样的锻炼让她懂得了耐心、细致的重要性。
孙赋决定为比赛拼一把。赛事培训过后就是赶制作品。在4天3夜的时间里,孙赋和小伙伴们拿出了作品。
测试赛中,电压测量模块部分却因运算放大器屡次出现芯片过热,发生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孙赋与队友刚开始从硬件电容原理上进行分析,发现电路设计不存在问题,用滤波器短时间观测也没有异常,他们希望通过更换芯片来解决问题,但芯片损毁了十余片问题依然存在。
“一定是这里有问题,”孙赋当机立断,用滤波器长时间观测,发现在电压调节过程中会出现偶然的尖峰。团队最终用增加稳压电路的方式消除了故障。
比赛结果让孙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赢得比赛让我对自己以后的选择更加充满信心。”
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对孙赋来说保研似乎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面对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孙赋再次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她说:“如果不是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仅仅因为保底而选择保研,不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一种不负责的。”
孙赋希望能成为更全面、更优秀的人。她把去到国外大学深造看作是其中的一步。很多人对她说,这样的选择风险太高,她则说:“无限风光在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