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下午,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优秀校友返校,在南五楼613室为恩师黄德修教授贺八十大寿。
这是一场跨年级与年龄的座谈会。他们中,有继承恩师衣钵、仍坚持在科研、教育第一线的大师,亦有入职企业、事业有成的公司高管。他们或许不曾同窗,或许不曾相识,但是,他们师出同门,这便足矣。

八十高寿的黄教授早早就到了座谈会现场。他看上去精神抖擞,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看着名单,想着自己的学生们,他们分散五湖四海,各自扎根,成人成才。他们又不远万里,天南海北,回到母校,共贺恩师大寿。黄老教授深感欣慰。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老师都不曾忘记;那些共同的记忆,即使模糊,也变得渐渐清晰。

每当校友走进会场,看见阔别多年的恩师——他年岁已高,但精神饱满、红光满面,在门口面带春风的等待每一个人的到来。感动,激动,一切尽在无言。每一位校友胸前都别着一张写着名字与年级的胸牌,这张小小的胸牌,拉近了岁月的距离,让各位同门师兄弟,即使不曾谋面也能热情相拥相聚;即使岁数相差两纪有余,也能共同回忆在恩师身边时的欢声笑语。

座谈会始时,校友们发言踊跃,或向老师讲述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或向大家一同分享了仅属于他与黄教授两个人的记忆,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热泪沾襟。黄教授也不时与之一起,纠正、补充一些他们遗漏的记忆。作为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他都铭记在心,不会忘记。

宴会上,未能到场的校友也送来了他们的祝福。他们在校友们拍摄制作的两段贺寿视频里,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由衷的祝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简单的八个字,包含了学生们那对老师无限的尊敬与爱。

黄教授性格乐观天然,一直保持着年轻人的状态。面对他人打趣,等到黄老师百岁寿辰时咱们再次齐聚庆祝。黄老教授笑眯眯的回答:“好!100岁,应该个小case!”
面对记者采访时,黄老教授望着正值壮年、事业有成的弟子们,说道:“得知学生们要为我筹划这个活动,我的心中感想太多,难以用语言概括。人道难忘师生情,弟子弟子,往往还要胜过自己的小孩,小孩曾逗我,他说黄老师你对你这些弟子这么好,对我们又是另外一样。”他的笑容中有着生动的自豪。“我的这些弟子都特别好,特别用功,特别敬业,现在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小有成就。”
师道如此,恩重如山。
座谈会虽然结束,但是,师生之情,远不止如此。校友们也会秉承着黄老师的信念,不仅仅是在光电行业,在各行各业,都会将这份情怀发扬光大,坚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