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届中国光谷(武汉)国际激光峰会在武汉国博中心举行。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国际合作处处长王锦举、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又良、俄罗斯激光行业协会副会长扎列宾、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理事长潘忠义、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理事长、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我院朱晓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俄罗斯激光协会代表团全体成员、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光电产业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所属会员单位的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信息学院等武汉有关高校从事激光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副理事长、我院唐霞辉教授主持了会议。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再次邀请了海内外激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汇集在高峰论坛上,紧紧围绕“以市场为中心的创新”主题,共谋激光产业发展,特别是俄罗斯领域的专家们又携带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来汉进行交流,寻求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省科技厅衷心期望通过论坛举办,促进中外激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期望各位专家、企业家们集中智慧,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激光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合作的新思路,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合作成果,为推动世界激光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俄罗斯激光协会扎列宾在致辞说,这是俄罗斯激光协会第十次组团参加武汉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活动,首先我代表俄罗斯激光协会向武汉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俄罗斯激光代表团今年有带来一批激光技术或成果,我们愿意与中国及武汉光谷激光的同仁共同分享,寻求合作机遇,共同推动俄中激光产业的发展。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又良在致辞说,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作为现代化高科技加工手段,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依靠激光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或解决传统加工方法和工艺不能解决的难题,激光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改造令部分传统产业生机焕发、成为许多行业或领域解决生产难题的关键技术或装备。今天,国际激光峰会在武汉成功举行,它标志着武汉国际激光峰会迎来十周年,它已成为国内激光加工界一个重要的合作与交流平台。
本届峰会主题:“以市场为中心的创新”,充分利用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光电产业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的国内外资源,精心组织峰会报告,既突出市场需求,又强调应用创新,重点推介俄罗斯激光应用技术,激光应用新技术预测,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内各分中心和联盟各行业单位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推广大众化激光应用与创新、创业。
峰会上,中俄激光领域的专家共作了24学术或技术报告,这些报告紧扣论坛主题。俄罗斯专家的报告重点是,介绍锶激光玻璃切割技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激光熔覆再制造工艺的市场发展、高阻抗RKTP晶体生长及Q开关和高功率绿光倍频等。武汉激光领域的专家从市场需求报告了激光加工发展趋势。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晓教授作了题为:《“道”与激光加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师闫大鹏博士作了题为:“工业光纤激光器全国产化最新发展”;浙江工业大学激光加工中心主任姚建华教授作了题为:“多能场协同激光表面改性与再制造新原理新方法”;我院唐霞辉教授作了题为:“传统加工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的竞争与互补”;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立东作了题为:“高功率皮秒激光器的市场和应用分析”等报告。
本届峰会突出了技术与市场结合,技术与经济结合。会前论坛组委会作了充分的市场需求调查,特别是俄罗斯激光代表团代表的报告是经过挑选和有针对性安排武汉激光企业参会,为中俄激光专家、企业家创造和提供面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通过本届国际激光峰会的召开,加深了武汉激光企业对国际上先进的激光技术和加工设备发展状况的了解,进一步深化中国及武汉激光产业界与国际产业界的沟通与合作,增强交流,寻求潜在合作机会,更好的适应“激光已进入应用时代”的需求,共同发展。
据悉,对本次国际激光峰会系第十三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武汉举行的第十次国际激光会议。本届峰会由湖北北省科技厅、湖北省外国专家局、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功率激光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武汉激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光电产业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等单位承办;俄罗斯激光协会、 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武汉尚格展览有限公司、《中国激光界》、《激光制造商情》、光造空间-首家激光行业众创空间、《光粒网》等单位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