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受我院姜胜林教授的邀请,加拿大西蒙-菲舍尔化学系叶作光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于14日下午4点,在南五楼612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钙钛矿无铅压电材料中的铁电-弛豫的转换与再入现象”的学术报告,并与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讲座首先以普通铁电体PbTiO3和弛豫铁电体Pb(Mg1/3Nb2/3)O3为例介绍了弛豫铁电体的形成过程中电畴的运动以及弛豫铁电体的定义;接着由percolation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含铅弛豫基固溶体的最佳性能通常对应于两种现象:准同型晶界和弛豫行为到正常铁电体行为特性的转换,然后以BaTiO3基弛豫铁电体为例,分析了其实验室最近获得的无铅钙钛矿固溶体中从铁电到弛豫状态的浓度诱导转换现象,以强调每组材料的特性,并讨论其基础微观机制;最后以Pb(Fe2/3W1/3)O3晶体解释了铁电-弛豫铁电的再入现象,证明在不同的无铅固溶体中,观察到随着浓度x的增加转换行为不同,从尖锐的铁电相逐渐变换成弥散相变(DPT),而该相变中没有发现弛豫型介电弛豫。弛豫行为仅出现在较大的x处。在一些其它固溶体中,没有检测到弥散(非弛豫)相变的浓度间隔(类似于经典的含铅弛豫体)。如果随机场的强度(即固溶体中杂质离子的浓度)变得足够大,弛豫特性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高介电常数(ε)的宽温区温度依赖性,其位置不依赖于测量频率的变化。在讲座的最后,在场师生与叶教授就讲座内容以及自己科研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叶教授耐心地针对所提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分析及解答,为师生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学术指导。

叶作光教授作为长期进行无铅压电材料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其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对发展方向的敏锐感觉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开拓创新精神给在座师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叶作光教授由浅入深的细致讲解,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为师生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