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梅雨初晴。不知谁在本科同学群里一声十年当一聚的倡议,光电0305班的同学们纷纷响应,抛下手边的事情,从美国、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赶来武汉,回到华科。
一
29人的班级,一共来了18个。十年过去,高端的学术党已经出了三正一副4个教授;华为党人数最多,有的成了技术大牛,有的转去管理销售;公务党还都在科级岗位上积累;其他同学也在腾讯、中兴、烽火等各有建树。
当然,在大伙心中,这些差别无关紧要,大伙儿十年未见,却一见如故,立刻就天南海北的聊起来了。卢元标发动自己满级的毒舌功底,对着大家发动AOE;奚磊强烈抗议别人喊他奚教授,大家只好改口称奚院士;华为众、腾讯和中兴党谈论着前沿IT技术方向,我要认真听才能跟得上节奏;没到的同学也被调侃了一把,大家都还记得翁宇佳把别人忽悠去网吧,自己却跑去上自习的奇葩事。
二
十年很长,十年很短。
十年前,华科几乎在武汉地图的边缘,光谷还是一片荒郊野岭;十年后,华科缩进了武汉的二环,光谷早已寸土寸金。
十年前,光电系只有一个专业6个班;十年后,光电和电子合并,开设了各种细分专业,已经成了一个大系。
十年前,我们都还是青涩少年,在自习室、在球场、在电脑前挥汗如雨;十年后,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在高校、在企业、在机关各有际遇。
十年前,我们是兄弟姐妹,收拾行囊各奔东西;十年后,我们依旧是兄弟姐妹,归来相聚互通款曲。

2007年东九楼前

2017年校史馆前
三
感谢光电学院的盛情,张院长在外出差,还是在百忙中派人安排了校内场馆的接待。
华科很大。我刚去上学的时候,就惊奇的发现比我家乡小城荆门的老城区还大。后来,我也有机会趁着组织部招硕引博宣讲、宽带中国培训等出差的时机,顺路回学校转悠和拜访导师杨克成老师,但每次都来去匆匆。
近几年,华科也像武汉一样进行了满城挖,现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的很清晰,人流车流有条不紊,林荫道旁的梧桐树倒没什么变化。张晓皓在青年园追忆约会的似水年华,羡煞当初的一众单身狗。男生们一致认为现在的我华科女孩子比十年前的漂亮多了,唯一一个持反对意见的是飞行员张云,大家认为他的审美已经被空姐带坏了。漫步在学校的道路上,身边不断飘过飞扬的青春。
我们走过正在四六级考试的西十二,走过顶你个球的建校纪念碑,走过已经人去楼空的16#510寝室,走过夕阳下毕业生的地摊书市,满满的都是回忆。我回头望望,这里的日子仿佛已经很遥远,然而又仿佛自己从未离开。

原老电影场,现在的机(基)械(友)大楼

喻家山顶
四
星期天,我们去登喻家山。说来惭愧,在华科呆了六年,我居然没有去爬过,正好弥补这个遗憾。虽然喻家山其实很小,上面设施也不完善,蚊子还多。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向上攀登,途中不断有人掉队,到顶了就只剩一半了。回去一问,各种爬不动和懒得爬。
同学们,请勤于锻炼保重身体,我们还要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还要为友谊干杯七十年呢。
五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周日下午,大家又散作满天星,奔向机场车站,回归自己的生活。
十年前,我们从这里出发;十年后,我们从这里再次出发。
我已不在华科,华科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