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备2018年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并为2018年暑期(7月26日—28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选拔队伍,在试点学院光电设计竞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学院分团委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试点学院2018年第三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的各项前期组织筹备工作。

4月12日晚6:30-10:00,实验室在南五楼613室和612室组织召开了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2018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队伍技术方案筛选答辩会。经过评审专家们严肃认真地评审,从报名参赛赛题一(毛玻璃成像)14支队伍和赛题二(光电小车)17支队伍中分别筛选出10支和10支队伍参加光电信息学院第三届光电设计竞赛并在竞赛交流群(群号:487496076)里面予以公示。
5月3日,实验室实地安装了赛题二(光电小车)的调试场地,并现场调试了竞赛专用的光电信标灯。
5月17日下午3:00—5:00,实验室邀请了激光技术系马冬林老师在南五楼610室为赛题一的10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技术答疑。马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针对赛题一“穿透毛玻璃的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问题,从背景光源选取、图像分辨率提高、场曲与色差的减少与消除三个方面仔细分析了赛题,并从光学硬件系统搭建与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巧妙应用两方面给出了许多提升成像质量的实用化建议。

5月17日下午3:00—5:00,实验室邀请了光电工程系吴裕斌副教授、激光技术系陈泽民老师在南五楼612室为赛题二的10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技术答疑。两位老师结合2018年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赛题二“光电‘寻的’竞技车”的题目特点,从赛题实施难点包括小车自身防撞结构设计、小车运动轨迹方案设计与优化、信标灯的图像采集精度优化方法、小车定位及速度控制与抗干扰策略等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很多参考建议。
参加竞赛答疑交流的光电1502班的杨其同学说,我参加交流后感觉一是踏实;二是实用,对于暑假的竞赛更有把握了。而对于光电1503班的石浩天来说,则是震撼。他说,虽然只有短短120分钟的交流,但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技术方案也可以写得这么“高大上”,而且性价比高,又非常易于操作实现。
据悉,后期一直到国赛结束,实验室还会陆续组织一系列的专题辅导活动全方位为各参赛队伍提供技术服务,为国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竞赛意指促进光电知识的普及,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锻炼与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