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十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主办的2018中国光谷研究生论坛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中国激光杂志社联合承办,包括光通信、光纤传感、光学遥感、生物医学及激光等多个领域方向。吸引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等单位的260余人参会,多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迸发火花的问答都让此次的研究生论坛变得浓墨重彩。

14日上午10点,论坛开幕式在会展中心2号厅准时开始。开幕式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唐明教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玲老师列席。大会报告,香港理工大学的吕超教授讲述了“光纤通信及相关技术发展展望”,武汉大学的龚威教授讲述了“测绘遥感与互联网+的智慧城市地球空间信息服务”。两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为大家讲解了光通信和遥感领域中的前沿技术,让现场的观众真切地体会到科技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的便捷。
开幕式为2018中国光电子研究生论坛写上了漂亮的第一笔,此次论坛将为参加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展示学术的最前沿方向,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新的想法和动力。这将大大推动光学领域研究后备力量的发展。
本次论坛设立了五个论坛分会场在14日下午1:30开始同时进行。
专题一:光子集成、光通信与光网络
本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不同高校80多位的一流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优秀博士生和研究生参加,共聚科技盛宴,交流学术思想。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亮教授做了“光学天线纳米光场激发”的专题报告、西北工业大学的甘雪涛教授就“二维材料中的独特二次谐波特性研究”进行了论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徐科教授做了“模分复用硅基光互联”的邀请报告。茶歇后,研究生郝昊、邓娟、李迪、尤帅、冯靖媛分别做了口头报告。

专题二:光纤传感
本专题的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孙琪真教授主持,暨南大学的郭团教授对“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进行阐述和讨论,系统介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机理与关键技术。上海交通大学的樊昕昱教授就“信号处理技术在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吴昊、吴传斌、孙玥真等研究生做了口头报告。

专题三:空间光学与光学遥感及其应用技术
本专题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的付松年教授主持,来自武汉大学的李松教授做了“对地观测星载激光测高技术及其应用”为题的报告,讲诉了光子探测激光测高可同时实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梅海平教授,做了“折返路径光学湍流激光成像探测技术”为题的报告,讲述了折返路径激光成像探测系统。随后,王晶、吴安磊、罗敏、吴雪婷四位研究生也带来了该专题的口头报告。

专题四:生物医学光子学
本专题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王平教授就“相干受激拉曼散射用于代谢及蛋白成像”做了邀请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的庞元杰教授就“光镊与生物医学光子学应用”做了专题汇报。随后唐瀚川、毕亚丽、褚燕武、焦振飞等研究生做口头报告,并且多份专题海报张贴在会议厅海报区,供大家进行学术讨论交流。会议过程中,师生们积极参与,对各自感兴趣的研究踊跃提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专题五:激光与先进制造技术
本专题由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政言教授支持,邀请了国防科技大学的江天教授讲述“二维材料中激子动力学的超快光谱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东教授讲述“超快激光微加工及应用”。柳博文、夏燃、聂小佳、刘沛、秦煊超、黄千千、黄资楠等带来了口头报告,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和大家进行了探讨。

在各分会场结束之后,大家分别参观了参与本次论坛投稿的海报展示板。本次论坛在自由交流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光博会首次加入光电子研究生论坛,聚焦当下热点难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为引领,结合实用性和学术性为办会宗旨,各参会人员在会上交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开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