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由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主办、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与学工组共同承办的“光电学子创新创业大讲堂”系列讲座第14期暨成长导航系列讲座第177期在光电信息大楼C111会议室举行。

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学员与光电信息学院100多位本科生共同聆听了第三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一等奖得主(参赛项目:顶叶脑机组(P300)无训练)、实验室杰出学员——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潇带来的题为“如何让科创与学业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邓前松老师主持。
张潇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科创与学业不同的内在要求,他从学习能力(编程语言、框架、复现模型)、能否灵活应用(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系统框架、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否提出有效的方案)和领导组织能力、任务分工能力等4个方面详细对比分析了课内专业学习与课外科创活动在大学生核心专业技能培养及能力提升中发挥的不同作用。
接下来,张潇以一张精炼的思维导图精辟地总结了学业与科创经历在大学生未来发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明确指出,无论大家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学业和科创经历既是最重要的基石,也是专业技能培养的最大“公约数”。结合自身参赛获奖的经历,张潇给大家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前沿科技-----脑机接口技术的基本原理、主流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他语重心长地给在座的实验室学弟学妹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发展方向;第二,根据发展方向确定侧重点,多与学长学姐沟通;第三,多寻找科创与学业、发展方向重合的部分,这样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通用,从而提高效率;最后,如果不能兼得,建议侧重学业,不要顾此失彼。

在现场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张潇学长耐心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讲座真正是受益匪浅,收获到了最实在最诚恳的建议,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据悉,大学生公共实验室成立以来,作为学院连接校内外产业、校友、社区资源进行“协同育人”的前沿阵地,为探索面向群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新模式,实验室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其中,“光电学子创新创业大讲堂”和每年暑期为期7周的“暑期深度光电创新实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