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光日”。在1960年的这一天,物理学家兼工程师西奥多·梅曼第一次成功产生激光。值此契机,我院邀请中科院光学领域研究所举行“中科院研究所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领导老师作光电领域报告,并对研究生培养做介绍。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开展,由院长助理张敏明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光电信息学院院长唐江教授致辞。唐院长代表学院对各研究所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希望未来光电信息学院能同研究所开展更多的面向科研、面向师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唐院长在致辞中寄语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目标,静心钻研,积极投身尖端重点领域,为中国的崛起与富强贡献力量。

上海光机所冷雨欣副所长首先进行了报告,冷所长从“所内概况、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三个方面向大家全面介绍了上海光机所。上海光机所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专业研究所,建所50年来,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包括重大的光学与激光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大型的激光应用工程研究等,以突出的科研成绩和在强激光方向的学科优势确立了在国内外科技界的地位。

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王静轩主管继续开展报告,主题为“筑梦长光,扬帆远航”。长春光机所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是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便是在这里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长春光机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着眼于国家重点工程中的科学问题,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技物所的报告主题为“慧眼寻光”,报告人为研究生部汪骏发主任。上海技物所针对技术领域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覆盖“基础前沿—核心组部件—系统集成—国家需求”完整的研发体系。建成了具备“从红外材料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研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焦平面、可见光探测器、空间制冷机等核心组部件研制,到航天航空以及装备用红外、光电探测系统技术”较为完整的科技活动创新技术链。

西安光机所张文富研究员从西安光机所建所第一个任务——拍摄原子弹爆炸的画面,展开了西光所的汇报。西安光机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光学、空间光学、光电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瞬态光学与光子学理论与技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干涉光谱成像理论与技术、光电信息技术。西安光机所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并因为在“嫦娥”系列工程中作出的重大贡献,被誉为“功勋单位”。

安徽光机所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科学岛上,刘东研究员带领大家感受了安光所的秀美风景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安徽光机所一直努力发展激光大气传输、激光材料和中小功率激光技术等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其中大气探测技术等研究方向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接下来魏凯研究员对成都光电所进行了介绍。光电所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在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微纳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通过“墨子号”卫星等一些重大的科学成果,魏凯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知悉了光电所在中国科技进步过程中的艰苦付出与丰硕成果。魏凯是我院校友,他以师兄的身份,另辟角度引导同学们对自身发展进行思考,他鼓励同学们要大胆尝试、勤奋钻研,足够努力的背后或许就能得到世界领先的成果。

最后,空天信息研究院教务处王岩庆副处长进行了报告。空天院坐落在北京,临近圆明园、颐和园等自然人文景观,学习研究环境优美。王处长介绍,空天院共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四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激光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着力发展激光清洗文物、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等新兴方向。未来,空天院将进一步建设强大的空天信息团队,希望成为引领我国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中科院各研究所领导老师们的报告几乎囊括了整个光电领域前沿科技知识,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同学们对光电领域学习与探索的更高热情。报告会末,张敏明教授再次对研究所各领导老师表示了感谢,并鼓励同学们努力练就扎实的专业本领,敢于面对和攻克重大挑战,为我国科技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