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2017 年 6 月 21 日 10 : 00 – 12 : 00
地 点: 南五楼 613 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 胡明列 教授 (天津大学); 张梦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邀请人: 付松年 教授
报告摘要:
天津大学超快激光研究室在超短脉冲激光领域有30余年的研究历史,从染料飞秒激光器到固体飞秒激光器,到现在的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器,团队一直坚持在超短脉冲激光领域,并在多个方向起到引领作用。报告将简单介绍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并重点介绍最近几年光纤飞秒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多个应用方向上的探索。报告将着重介绍光纤飞秒激光技术的动力学基础、新型结构光纤给飞秒激光技术带来的推动作用以及光纤飞秒激光在非线性光学、绝对距离精密测量、激光微纳加工和细胞光子学的应用进展。
报告人介绍:
胡明列,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致力于新型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技术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已被SCI他引用1000余次,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并受邀担任国际光学权威期刊OSA和 IEEE系列杂志审稿人。主持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基于上述科研方面的成绩,2007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并入选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技术通过教育部鉴定并入选2008年度“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年获批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天津市青年科技奖。2014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报告摘要:
基于非线性器件的光纤锁模激光是产生超短光脉冲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光电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紧凑、便携、稳定度高等众多优点,其产生的宽谱、高稳定性脉冲在空天探测、高精度传感、工业加工、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报告将着重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电信息团队开展的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超快激光研究获得超短脉冲的最近进展。通过对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纳米材料的光学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发现或验证了其相关的新型可饱和吸收效应,并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了高光学均匀性及稳定性的薄膜型可饱和吸收体器件,并在光先激光器中实现了近红外到中红外波段的稳定超短脉冲输出。进而探索特种新型非线性软玻璃光纤的非线性特性,将现有近红外超快光纤振荡器拓展到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5 μm及以上的中红外谱段。
报告人介绍:
张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研究的核心内容为超快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的理论和应用,依托光纤锁模激光平台,开发基于新型纳米材料光子器件的超短脉冲产生技术;高功率、高稳定性宽谱脉冲光源;纳米材料非线性光学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 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受邀撰写综述论文3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参与撰写专著章节1部。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曾先后7次邀请做国内外会议特邀报告,作为主委会成员/分会主席协助发起和组织多次光学国际学术会议,担任2018年CLEO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同时受邀担任Frontier in Physics等刊物专题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