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上,光电信息学院组织全体本科生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在东十二楼F302教室,集体观看了党内教育参考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整部参考片用了大量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者,并有很多当年那场巨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其的诉说,通过各种理论专家学者的分析,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这一历史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同学们思想和灵魂受到震撼,发人警醒、引人深思。
光电1311班戴建政同学说,苏联这样一个超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分裂让世人感到无比的遗憾和惋惜。但这个事实决定否定不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特别是在中国,党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加适合我国的发展。在发展的路上,中国一定要从前苏联的惨痛经历中吸取教训,更加稳健更加和谐地向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迈进。这几年,我们也看到其他国家的政治动荡,而90后的我们都出生、成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和高速的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并不能很有力地感知到党对政治对国家的重大影响力,总觉得一切的美好都是力所应当的。今天国泰民安的中国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维系和发展,感恩以对,共创和谐美好的未来!
电子1202班陈泽基同学说,前车之鉴,不可不慎,面对惨痛的教训,我们除了嗟叹和惋惜之外,更多的是要警钟长鸣,从历史的启迪中憬悟出避免重蹈覆辙的方法。第一,党员队伍一定要不断优化,保证质量,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自我纠正的能力。苏共的亡党亡国,推波助澜者居然是其总书记,可谓悲哀,其分崩离析,人心涣散的领导层也成为了苏联最终的掘墓人。想要使一个政党保持良好的生命力,就必须使党内每个成员都同心同德,忠心为党。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红色政权的稳固,离不开经济基础。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僵化的体制和停滞不前的经济,加之领导者的不适当改革,使得国有制的经济受到冲击,使得经济政策模棱两可,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领导者缺乏明确的概念,没有详细的可行的计划,全凭主观臆断,未果先判,无视规律,脱离实际。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根基动摇,经济秩序紊乱,试问国家社稷焉能安康?当下,正是我们深入改革,积极完成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可喜的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实情况相结合,切合发展的规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有了现实的丰腴土壤,我们相信我们会拥有更加丰硕的果实。第三、意识形态的混乱导致社会舆论普遍朝向一个与执政党对立的方向,媒体报刊蒙蔽了群众,加剧了民众与党的对立。目前,在这个文化多元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信仰党的理论,因为这是从现实出发的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思想和战略。当下,少数敌对势力打着民主的旗号,臆造甚至意淫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党和国家进行质疑和抨击。不久前锒铛入狱的秦火火等奸佞之徒,在网上信口开河的网络大V,信息量不对等造成的认知偏差的极少数民众,他们对我们的制度和政策进行着无端的攻击。当然,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披荆斩棘,所以说,意识形态的混乱会误导舆论,危害国家,而正确理性的分析,尤其是我们对马列主义、毛邓三等实践了的伟大的正确的理论的坚守,势必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能够和沆瀣一气的境内外颠覆势力,不法分子,居心叵测者进行坚决的彻底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集成1102班康昊辰同学说,苏联是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走向终结的。苏共在只有35万党员的时候,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却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之时丧失执政地位并被解散。最根本的原因是苏共的蜕化与变质。苏共党内的特权阶层来自党政干部队伍,具有专业知识,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只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追求享乐,不重视理论修养,逐渐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他们的目标是建立有利于自己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他们最终成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动力。因此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有以下深刻感悟:首先,要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反对各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其次,必须坚持把最高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和民族的人手里,高度重视培养年龄结构合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再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此外,也要警惕国外各种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阴谋。西强我弱的局面有可能长期存在,两种社会制度将长期并存,有合作、有竞争,同时会激烈较量。我们在警惕西方对我运用“硬实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对我运用西化、分化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尤其要警惕其“软实力”中的“金融操纵”、“意识操纵”、“非政府组织渗透”、“信息干扰”等新武器。
光信1004班刘鑫同学说,“改革”不能丢掉党对国家的领导权。在“毫无限制的公开性,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鼓吹下,当局者否定苏共的历史,使苏共实际上失去了对知识界、理论界和新闻界的控制权。“改革”不应该丢掉公有制经济基础。1991年,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私有化法》,其中规定,国营企业可变成租赁或集体企业、股份公司,可招标出售或拍卖。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非但没有受益,反是出现了很多金融寡头。这些寡头生活极其奢靡,浪费着国有资产。“改革”否定历史领袖。最早以官方的姿态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是赫鲁晓夫。苏联官方延续了几十年的“非斯大林化”,导致了灾难性后果:从全面否定斯大林到全面否定苏联历史,继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目标。但一味否定并不能解决苏联任何实际问题。“改革”不应该指望外部力量。美国几十年来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始终不放松。经过杜勒斯和中情局的长期努力,提出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十条戒令”,但苏联上层领导改革的人却对此毫无戒备。戈尔巴乔夫很在意美国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赞赏。他实行“公开性”原则,提倡所谓“文化领域的自主权”等,都是希望得到美国人的支持。
观看影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时刻以史为鉴,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自律自强,刻苦学习、乐于奉献,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即将成为党的可靠接班人和祖国的合格建设者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