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7:00,由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主办、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承办的大型系列专题讲座“科学与人生”第十讲在东十二楼F302室拉开序幕。
来自光电信息学院和校内其他兄弟院系的100多位本科生、研究生一起聆听了光电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首席导师李元杰带来的精彩讲座“分形物理与分形艺术”。
李元杰教授首先从挪威海岸线的长度测量问题谈起,引出维度的定义即“标度变换下的不变量”,进而联系到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中整数维(一维、二维与三维)空间引申出分数维概念并指出整数维是分数维的特例,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分形的物理本质即自然界中的扩散对称性。由此给出分形的主要性质---自相似结构。接着,通过数学、物理学的几大著名的模型:三分康托系、伊辛模型、洛伦兹吸引子、菲根鲍姆常数淋漓尽致地阐述了分形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重要性。随及,结合著名的“蝴蝶效应”,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分形结构的产生与混沌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简单系统按照简单确定的规则,通过无数次的非线性变换(周期倍增、分叉等等)最终得到一个复杂的不可预见的混沌结果。最后,李老师展出了分形在艺术、建筑上应用的实物及图片,具有自相似结构的美轮美奂的丝绸实物和建筑图片和结构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
讲座最后,光电信息学院杨晓非副院长代表学院向李老师表示感谢并做了总结。他指出李老师的报告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科学与人生深刻关系---大家只有老老实实做大自然的小学生即道法自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实验室邓前松老师主持了讲座。
据悉,近期,为了推动光电信息学院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探索面向群体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建设,学院陆续推出组织系列大型系列专题讲座、组建基于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多门核心主干课程组、成立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等新举措。(邓前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