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7点,第九届“航空飞豹杯”电子智能大赛初赛在东九楼D103如期举行。受邀的评委有邹志革老师,王英老师和刘欢老师。此次活动由共青团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会,大学生科技协会共同主办。光学与电子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承办。
比赛共有14个参赛项目,比赛流程为依次答辩4分钟,然后进行3分钟答疑,最后由评委打分,总分前10名将进入决赛。同时现场观众投票也可投出最佳人气奖。

此次比赛的第一名为7号“智能水样采集船”关注现在中小型水系及雨水的水质监测方式相对麻烦,采取了自动采样的模式,提高了精确性,并已经获得了相关专利。6号“基于ZYNQ的视觉控制系统”和8号“基于跨线检测的智能监控软件系统”则并列第二,前者以人机交互为亮点,用手势和脸部变化操控机器,方便了系统操作;而后者开发了新型的监控软件,可以预判运动目的,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实效性。当然,其他的项目也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关注和弥补,其中有中针对出行便利的的12号“基于蓝牙4.0的导航仪”和10号“智能火箭鞋”,可以让你享受代步车与滑板车的有机结合。还有13号的“蓝牙控制的音乐特斯拉线圈”,动感四射。以及关注室内环境的4号“基于stm32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室内有机物含量并提醒。当下热门的3D技术也是开发的热门,比如5号“基于结构光的3D探物”,9号“3D可视化蓝牙音响”,提升了生活品质。2号“基于机器视觉的遥感式实现追踪系统”和1号“Real Visual光场再现三维显示器”则是关注视觉效果,致力于了对画面的智能控制和表达进行提升。对人机互动方面进行科创的11号“基于arm嵌入式的体感游戏系统”和14号“智能家居”项目则增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也有关注医学生活的,例如3号“呼吸机长管的独立温控器”改善了呼吸机的冬天温差问题。而评委也对各项项目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对项目不足之处的补充。让各位参赛选手认识到项目中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比赛最后,2号、4号、5号和13号略输一筹而淘汰,其他十支队伍顺利进入决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