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张悦,摄影:李冰仑) 12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都有为教授受聘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在一号楼外宾接待室举行。我校分管人事人才的马建辉副书记、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张新亮教授、学院书记刘继文、副院长杨晓非教授、江建军教授、缪向水教授及其他部分教授出席了授聘仪式。


授聘仪式由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刘继文书记主持,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张新亮教授介绍了都有为院士的基本情况,校副书记马建辉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马建辉副书记代表学校对都院士的加盟表示诚挚的欢迎,并感谢都院士长期以来给予华中科技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很荣幸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员。与华中科技大学渊源很长,几十年前就和华中科技大学老一辈磁学专家李佐宜等教授有过交流和合作!”都有为院士在聘任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在磁学领域有诸多优势,既有学术沉淀,又有新鲜血液注入。他表示这次受聘华中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将为促进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的磁学发展尽自己一份力。

继授聘仪式之后,光电学院逾百名师生聆听了都有为院士题为《自旋芯片进展简介》的报告。 张新亮院长,刘继文书记、吕文中副院长、杨晓非副院长、江建军副院长、长江学者缪向水教授以及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吕文中副院长主持。在本次报告中,都院士从自旋电子学的核心思想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旋电子学领域的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包括巨磁电阻效应,隧道磁电阻效应,自旋阀巨(隧道)磁电阻效应,自旋转移力矩效应)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大应用价值,重点介绍了目前受到产业界极大关注的自旋转移力矩-磁随机存储器(STT-MRAM)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基于STT-MRAM效应的自旋芯片的研发现状。在报告最后,都院士预言了自旋电子学将很有可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针对自旋电子学材料和器件的相关问题与都有为院士进行了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都有为院士简介
都有为,193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市。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曾任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5攀登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预选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等职。2000与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曾任台湾成功大学客座特聘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等,曾任国际磁性材料、物理会议(ISPMM)2005顾问;第一届国际先进磁学材料与应用会议(1stISAMMA)2007常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他长期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了磁性、磁输运性质与材料组成、微结构关系的研究。他与科研组的师生共发表SCI论文80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一万余次,国内学术刊物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4项,编著(含合编)书十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技一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均为第一获奖人。获200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除基础研究外,除基础研究外,他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磁性材料企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